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境外矿业文摘

探讨世界矿业投资机会

 
 
 
 
 

日志

 
 

海外矿业人:何思为博士的故事  

2016-05-26 10:36:49|  分类: 典型人物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2016-05-26 Nancy 金堆城加拿大资源有限公司

何思为博士简介
1982年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水文工程地质专业;
1992年中国地质大学探矿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后留校任教;
1993年成为中国首批爆破专家组成员;
1999-2001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INCO矿业研究所做研究,后在广东工业大学任教两年,并兼职中国宏达爆破公司副总工程师。
2003年返回加拿大开始了近13年的矿业生涯。先后在加拿大4省5个矿山现场工作近9年,涉足到矿山技术与技术管理的方方面面,历任爆破工程师、设计与规划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与采矿总工。同时也短期为AMC、Wordrop和CAMCE做过咨询顾问,希尔威中国区副总经理和紫金国外矿山总工。曾主持或参与了15个项目的评估。

从何博士简历来看,何博士是少有的兼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为一体的矿业专家,能取得今天的专业成就与他的善于学习和总结分不开。在交流中,我们最想了解的是何博士在加拿大几个矿山历任工程师的10多年里,自己执业的风格和特点是什么?

何博士回答: 在加拿大这10余年,一方面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另一方面就是向同行专家学习, 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点:
将地质,采矿和经济紧密结合,建立动态模型,应用于项目评估和矿山运营生产管理与预报以及以解决生产中的技术与技术管理问题,达到计划或预期的效益;
建立了风险资本成本估算方法,应用于矿业项目收购,降低风险。

提到这10多年海外矿业生涯,何博士很有感触, 与我们分享了几个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小故事,希望业内的人士了解在北美矿山工作的真实感受。经历即收获,尝过了酸甜苦辣,人生将会更加有滋味。

一、第一份工程师工作
2004年,刚刚从特大车祸捡回一条命的我,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为了生存,车祸后一个月就应聘到魁北克Val‘dor 的Sigma 金矿做爆破工程师。这是个美国人的公司, 当时身体状况很糟,走快了就晕,, 但不敢讲出来, 怕丢掉饭碗,每天工作长达10-12个小时, 副总裁(美国人)一到快下班的时候,就下来到我们办公室谈生产问题, 或要我带他到现场检查,当时心里想, 美国也有“周扒皮”,只不过他们手段更高明而已。 在这个矿山前后3年,在我的良师益友Paul Bedard 总地质师的帮助下,总结了一套完整的“Sink-cut” 控爆方法, 解决了薄矿体采矿高贫化问题,为矿山6个月实现正现金流助了一臂之力。离开这个矿山时, 这位副总裁以加薪和提拔为由,跟了我三天,劝我留下。这是在国外第一次有“努力总有收获”的欣慰感,得意了一阵子。 但最终为了考注册工程师(P Eng),不得不离开,因在魁北克考不过法文。

二、为拿P.Eng而拼
我大学学的工程地质专业, 不是采矿专业。 在我申报注册工程师资格的时候,工程师协会认为我当时是从事采矿工作, 应该在申报采矿P.Eng 但要加考Mining Economy, Geostatistics,  Mining Design and plan和Mining Management,每门课覆盖的内容很广, 我每年考一门,从2005考到2009年, 白天上班, 晚上复习功课, 50来岁的人, 这真是在拼命。期间也有绝望过,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现在想起来, 拿到这个P.Eng.到没有什么了不起, 真正的意义在于学到了不少过去在国内没有学过的东西。 

三、配矿所获
在Mountain Polly工作的两年,任高工并监管工程技术部, 做了很多具体工作, 爆破设计, 中长期规划等, 但配矿的技术管理是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Imperial 总部下达的任务是每天0.5% Cu 的入选品位, 只允许5%的偏差, 配矿表面看是一件小事,但它紧紧地把地质,采矿和选矿融为一体。你必须对资源,储量空间分布,矿堆和采矿方法等了若指掌,必须每天对地,采选信息动态处理。稍有闪失,公司就会遭受损失,而自己则会失去工作。 这对我后来建立地质- 采矿 -  经济动态模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不公平
2009年初的铜价下跌到US$1.38/1b. 我下岗离开BC又去了安省的Liberty 镍矿 ,这是一个由AMCE 早期和SRK设计的地下矿,我去后不久(大约2周)即发现有一部分潜在矿体被设计漏掉了, 其原因是他们初设的Cut-off(边界品位)太高。按当时的市场与成本分析,如果用小露天开采,可以将Cut-off 从0.55% 降到0.25% Ni ,当年就会产生利润。我提交方案,并做了设计,但当时的顾问公司(相当于国内设计院)不同意, 我请他们到现场面对面的讨论、争辩, 3个月后,他们终于同意了, 然而在最后补的一份43-101报告中, 该顾问公司直接采用了我的方案和设计,报告中却对我只字未提, 当时十分郁闷,心想这也太不公平了!西人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也不过如此。 

五、地质—采矿—经济模型初型
在AMC短暂的几个月,参与做了4个项目的43-101报告编写 。其间首创了动态经济曲线主要是服务于项目评估和矿山生产管理与预报, 得到公司的赞誉, 称为“Joseph Graphics” (我的英文名“Joseph”,用到了AMC的43 -101 技术报告中, 并获客户好评。 这一经济模型已经公开在德国杂志“World of  Mining”上发表。 

六、在紫金
在紫金国外矿山(吉尔吉斯)项目任总工期间, 我的专业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提出的有关设计和资源方面的问题都得到领导的重视并予以修正, 我还有机会办了地质 – 采矿 – 经济动态系统的公开讲座、培训班,教会地质师和采矿工程师们如何用西方的方法进行资源与储量的转换并如何将地-采-经济模型应用于矿山运营与项目评估。最感欣慰的是为“巴新" 项目提供了一份风险投资回报的量化报告, 为管理层最后降低收购价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得评价是:“几页纸的报告, 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何博士在最近10年,除了正常工作赚钱、养家糊口, 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地质–采矿–经济 系统的研究上。 这是由一些主要参数构成的动态四维模型,它是量化的、可调的, 因为可采矿石不仅有时间价值,还有突出的空间价值。系统中某一个参数的变化会使NPV 可负可正, 即是某些细节可以出乎意料地决定矿山运营的成与败,这项研究将会为我们的矿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正如何博士所说的,矿山运营犹如夜行的航船 (充满风险), 地质是舵手,采矿是船长, 经济是航标, 忽略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 愿与矿业界同仁朋友们分享,愿与朋友们在矿业发展中携手共进! 
  评论这张
 
阅读(50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